北泉寺一
段建伟

2018. 布面油画. 180×120cm.

北泉寺二
段建伟

2018. 布面油画. 160×130cm.

北泉寺三
段建伟

2018. 布面油画. 180×150cm.

三少年
段建伟

2018. 布面油画. 150×180cm.

戴花
段建伟

2018. 布面油画. 130×110cm.

上山
段建伟

2018. 布面油画. 150×180cm.

涮缸
段建伟

2017. 布面油画. 135×110cm.

翅膀
段建伟

2017. 布面油画. 135×110cm.

水库-1
段建伟

2016. 布面油画. 130×160cm.

休息
段建伟

2016. 布面油画. 130×160cm.

背面
段建伟

2013. 布面油画. 135×110cm.

扛面
段建伟

2013. 布面油画. 130×160cm.

走路
段建伟

2013. 布面油画. 100×80cm.

吸烟
段建伟

2005. 布面油画. 35×27cm.

从段建伟的画面上,一眼就可以识别出的是中原大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同时也无法不识别出一种错置感,尽管其绘画的形象是如此日常,但无论是劳动的场景、休息的片段,都并不将我们引向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的气息、或社会物质性的想象,他所绘画的对象们正处在激荡的历史变迁之中,时间性是标识生活最为突出的指标,而这些绘画却有另一种共同的气氛:时间是凝固的。从这个太过明显的错置,会发觉他的绘画意不在讲述一种乡土故事,中原乡土形象的意义已经被引向了更远的位置。这一点在他 2010 年后的作品中越发清晰明确,世俗场景中的世俗性和时间感被他逐渐挤出了画面,同时又刻意保留着“中原”地域的形象,以及它给予我们的历史想象。他的色彩系统和造型结构其实早已加入了多重异质的资源,绘画中那些木讷稚拙的形象固然来自乡土,却又是经过现代意识诠释的稚拙,其中突出的是他引入的前文艺复兴古典绘画的肃穆,这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在这个空间形成了一种象征性,远离了叙事。这是他对绘画各种要素形成自觉的空间,同时也是对一种精神向度自我确认的空间。在这个用绘画开辟的空间中,中原,作为他的经验集结之地,得以被一种内在的目光重新整合,其意义的落点引到了更远的位置,远到生活概念的边界上,嘈杂声消失了,时间被凝固,偶然性被弱化,在画面上造成了一种“经验变先验”的积淀感,时间错位感就此被冲淡,被强化为历史的永恒感。

公众号名称:HIVEART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