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共同推出AI艺术项目“蜂巢Ai理想国”,并于即日起正式启动AI参展作品征集。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以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为宗旨,学院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跨媒体实验艺术系立足当代艺术系统,以观念带动实验,以艺术开发媒介,打造跨媒体学院的“新艺术”板块。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学术优势,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蜂巢|北京最新改造完成的具有理性主义极简风格的建筑外立面为实验基地,特别设立多媒体AI艺术项目“蜂巢AI理想国艺术项目“,以期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功能结构变化的当代,最完整和广泛地实现更多维链接的艺术探讨。
蜂巢AI理想国艺术项目
出品人:夏季风
策展团队:
总策划:高世强
策展人:武子杨、孙晓宇、吴穹
执行策展:张立
展览助理:夏小燕
作品征集前言
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了今天的产能过剩,数字技术的内容生成无视人类基础的生存需要,为自身创造需求。人类生产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改造成为彻底的消费用户,只有不知疲倦的观看和购买,陷入无所适从的焦虑,被迫的卷入这场工具与价值观的竞技。
这一进程具有历史必然性,科学理性的车轮从古希腊就已经开始转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崛起正是西方现代性进程的最新阶段。AI产品被大资本渲染为人类解放的终极神器,而实际上,由资本主导的人工智能,很可能只会以人类助手的名义最终埋葬人类自己。
人工智能呈现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实际源自于不同社会文明系统对于“人”的概念界定,基本的人格观塑造了怎样创造和使用人工智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发展依赖于西方传统的理性人格观。
我们被算法推荐所控制,成为数据的贡献者,在一个又一个大模型中环环相套,将自己的人格上传为结构化的记忆,数据库逻辑主导了人类的思维。于是,如何引导和建立数据库、训练人工智能应用即是这个时代最根本和最具革命性的艺术样态。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正在于唤起新的组织形式的潜在动能,在网络环境中形成非资本市场化的“合作社”和自组织,有限度的在每个符码中生成抵抗,才是积极意义的艺术生产。技术系统的开放性潜质,不仅可能重新组织数据以表达意义,还可以在对向系统的面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同时敞开链接。
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对技术的工具化使用或在一定限度之内的批判,而是打开一份面向未来合作共生的协议,这来自机器的邀请,AI必须在既有的市场环境之外进行组织创新,发展成为面向未来的、合作共赢的、与智能体共生的新型艺术产能。
在大模型的挤迫中,身为艺术工作者的我们,呼唤一种超越地域含义的AI“方言”能力,夺回过程的具体经验,捍卫具身感受力,坚守想象力差异。在AI时代重塑过程性,在具身的感受中以独特想象力与世界同行。
—— “蜂巢AI理想国”策展团队
∇
作品征集核心要求:
1. 主题契合度
o 作品需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展开创作,可探讨以下方向:
· AI对人类认知、情感、社会关系的影响
· 算法伦理、数据隐私、机器意识等哲学议题
· 生成式AI(如文本转图像/视频、风格迁移、深度伪造)的技术批判或美 学实验
· 人机协作创作过程中的身份重构
2. 原创性与技术透明性
o 作品须为原创,允许使用AI工具(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RunwayML等),但需明确标注技术流程(如模型名称、训练数据集来源、人机交互方式)。
o 纯AI生成作品需说明提示词策略与后期调整;人机协作作品需阐述艺术家在创意、迭代中的主导角色。
3. 技术实验性
o 鼓励以下类型创作:
· 算法生成影像(如GAN、Diffusion模型驱动的动态视觉)
· 交互式AI装置(实时生成、观众参与反馈)
· AI批判性叙事(通过影像解构算法偏见、数据剥削等议题)
4. 伦理合规性
o 禁止使用侵犯版权或隐私的数据集,需提供训练数据合法来源证明(如开源数据集、自主采集授权)。
o 避免包含歧视性、暴力或虚假信息内容,需通过伦理审查。
5. 作品规格
o 时长限制:单件作品不超过15分钟(含片头片尾),系列作品可提交3件以内。
o 媒介条件:仅接受视频影像形式(详见格式要求)。
∇
作品格式与提交规范:
1. 视频作品格式
o 格式:MP4(H.264/H.265编码)或MOV(ProRes 422),分辨率≥832H*1728W,作品为单个视频文件
o 字幕:非中文作品需配中英文字幕,嵌入视频文件内。
2. 提交材料清单
o 作品文件(按上述格式)
o 创作陈述(500字内,含主题阐释、技术路径、伦理声明)
o 作者信息:姓名/团队名、联系方式、个人简介(匿名评审用独立PDF,不得在作品内署名)
o 技术文档(可选):代码片段、模型训练日志、失败实验记录等过程材料
o 宣传素材:横版海报(300dpi,A3尺寸)、作品静帧图(3张,JPEG格式)
∇
评审与展览权益:
1. 评审标准
o 主题深度(40%)、技术创新(30%)、美学表达(20%)、伦理合规(10%)。
2. 版权与使用权
o 作者保留作品版权,但需授权主办方在展览、宣传、学术研究中非商业使用。
3. 第一回项目 展览时间
o 2025年5月22日至2025年8月22日
(线下展出:蜂巢|北京多媒体户外立面)
∇
作品提交与联系
o 作品提交至:
Email: himaaiart@163.com
邮件标题格式:AIART_作品名_作者名
o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