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将于2018年12月6日至2019年1月14日在C、D、E三个展厅呈现“蜂巢·生成 第三十三回  匹斯与老虎:叶江个展”。本次展览由蜂巢青年策展人于非策划,将呈现叶江2016年至今的绘画和综合媒介作品。

1990年出生于陕西榆林的叶江,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货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纽约Pratt Institute获纯艺术硕士学位。叶江一方面可以全情投入为艺术而艺术的讨论中只求形与色,另一边又可以乐此不疲地记录并转化着自身现实生活的遭遇。然而就在这两点间无数次折返跑的拉锯战中,看似分裂且背道而驰的间隙里又在不断涌现全新而令人惊喜的融合。

叶江现阶段颇为庞杂而丰富的作品面貌大概肇始于本科毕业后赴纽约学习时期的创作实践。叶江在2016年重返了数位中外绘画大师的经典画作。从勃鲁盖尔到戈雅,从米勒到库尔贝,甚至南宋赵孟坚都一并在他进行挪用的名单之中。然而当叶江在进行与莫兰迪的对话时,他萌生了不同以往的切入点。叶江选择以人工拾色器的方式将最为耐人寻味的莫兰迪色条分缕析地提取而出,直至鳞次栉比地排列为一个与原作密切相关,又脱离原作独立存在的抽象色谱。

此后叶江引出了一系列将绘画的物质性与文字的暧昧性相互掺杂的作品。其中“FLIP OVER”让观者恍然间遭遇了本土版的玛格丽特的烟斗,然而如果后者是关于形象与文字之间单一维度的矛盾,叶江的作品中显然存在着双重机关。随着观者的参与其中,问题被不断抛出:绘画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正与反?何时文字作为画面中的形象出现,何时又作为文字本身?

逻辑与视觉上的莫比乌斯环自始至终都或明或暗地贯穿在叶江“模棱两可”的创作中。当纽约的学习生活于2017年告一段落,叶江回国后铺面而来的是亟待处理与回应的现实境遇。随着长期社会介入行为内化成为了一种日常的例行公事,无意识的创作思维进而反哺了叶江在绘画上的推进。从“莫兰迪系列”开始发展演变至今,色彩的排列组合始终是叶江反复试验的对象,只不过他选择不再从经典中提炼美学经验,暂停艺术内部的相互指涉,开启一种直觉性的形象与色彩的输出。当绘画可以脱离对象和内容而存在,它才真正独立起来。

在最近的新作“匹斯与老虎”中,叶江索性将画框与画布拆分开来,前者涂满黄黑相间极具警示意味的图示,后者经由淘宝按照叶江个人的衣服尺码裁剪出画布材质的成衣。一直以来生活中暴露在明处与艺术创作中埋伏在暗处的不对等的权利关系终于在此处交汇,不断提示着观者绘画所具有的也许是比现成品还深刻的物质属性。

公众号名称:HIVEART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