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不合时宜:孔千绘画三十年(1983-2016)”与“津门事变:孔千个展”之后的第三次个展,此次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推出艺术家孔千的主题个展:“时代的异象:孔千的素描之路(1973-2019)”。本次展览由王鹏杰策划,聚焦孔千四十年来不曾间断的素描实践,以图勾勒出一部意义非凡、极具分量的个人素描史。展览将于蜂巢主展厅A厅呈现,展期为2019年4月27日至6月5日。
1956年出生于天津的孔千,附中与本科均就读于天津美院。苏派素描作为当时美院的基础教学自然而然成为了青年孔千不断学习与反思的对象。天美毕业之后,孔千在持续对学院艺术价值观进行批判的同时,开始对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广泛吸纳、兼容并蓄,逐渐萌发出其个体化的素描观。自80年代后期开始,素描技艺上的不断锤炼加上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动催化着孔千对于生命意识的体察。孔千进一步通过对具象形象的主观性变形,着力塑造对象的精神状态,在造型上向着愈发奇诡的方向发展,陌生化、异样化的观感在90年代达到顶峰。
至此,孔千的素描特质已经形成,他的素描语言、语法开始体系化。更引人注目的是,这种个人系统在偏离官方与学院素描体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怪诞的趣味、强悍的形体、实验性的手法、厚实的团块、惊厥式的线条、支离破碎的神情、反抒情的氛围、反效率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另类的形式逻辑,结实、绵密、饱满、强劲、涩重是他从80年代后期至今一直保持的造型倾向,可以认为这就是孔千对自己素描审美特质的内在期待,也构成了他素描艺术本体的内部核心。
从某种程度上讲,孔千实现了对素描这一画种的再造,在材料和工具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将素描的表现空间大大拓展了,而且提升了素描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地位。他的实践使素描挣脱了此前被视为习作、草稿、小品的旧俗,彻底成为一种完整、饱满、自足的独立创作,与其他任何视觉艺术媒介和门类完全对等,也证明了素描这种媒介有近乎无限的表达潜能,在表现力上可以达到极高的层次。
孔千素描之所以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不仅源自艺术内部的语言魅力,更来自叙事内涵的确凿来源——艺术本体与中国历史、现实的紧密关系。其造型意识饱含了中国传统文人狡黠、幽默、超脱、自嘲、执拗的精神因子,素描中的形象和故事也带有这种源自中国传统人格的多面内涵,并且将这种人格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尴尬与变异生动地呈现出来,这对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而言是重要的图像生产,对中国之外的其他文明也有极为独特的研究价值和美学意义。
本此展览也展出了孔千的部分油画作品,通过素描进一步探讨这两者之间既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创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