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亮
基于亚文化中的独特语境,商亮的创作围绕身体与欲望及其背后的权利机制持续性展开力量和英雄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战斗、征服等隐喻和含意,构成了她作品中的核心主题与关键因素,并通过反复调整,提炼出与此主题相关的人物形象和视觉符号,系列创作包括绘画与雕塑作品。备受关注的“肌肉人”系列,作为商亮创作主体为她的艺术生涯带来了极高的赞誉。这个源自于她敏锐的性别意识、萌发于内心深处“体能恐惧”的艺术形象,分别由“正道仔”(The Real Boy)、“好猎手”(Good Hunter)、“拳击人”(Boxing Man)、“分裂的我”(The Split Self)等系列创作组成,从2012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艺术家看来,身体不止肉身,肌肉亦可被视作某种“穿戴”,如同服装对身体的装饰一般,提供了一种解构身体本体的可行路径。
作为中国80后一代女性艺术家的中坚力量之一,商亮的绘画笔触厚重,色彩纯粹、克制、富于能量,她的创作借鉴了古典雕塑的理想形体和仪式感,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卓越的绘画形塑和变形能力,使得被表现的身体对象同时饱含情感和精神层面的象征性。在展示有关身体与力量审美的同时,艺术家也诠释了她在伦理、性别、社会结构以及自我成长等维度上的批判与反思,由此系统性建立了个人创作中的高辨识度与核心主题。
尤其在美好状态的肉体背后,人类终极思考的生存与死亡的恐惧意识,始终成为艺术家有意克制和缓慢释放的深层力量。仿佛每一次的创作,既是“艺术家对于伦理的一次次僭越,也是展示年轻、饱满、盛放的肉体不可言说的秘密”。在商亮的创作中,身体本身成为她艺术考古和未来延展的重要样本,并为艺术家提供了探究、凝视、互动的多种可能性。正如艺术评论写作者钟山雨所说,“德勒兹在谈培根的绘画时,极为生动地强调了那些大块痉挛的肉,人物歇斯底里地叫喊着,粉红色的流质四溢,肢体上升、下坠,器官舒张、收缩…… 区别于培根所青睐的动物性,商亮有意地将她画笔下的形象约束在‘人像’的范畴内,他们安静地行走、端坐、沉思,伦理重新占了上风。
1981 出生于北京
2004 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2011 研究生毕业于实验与科技艺术学院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个展
2024 共存造人,没顶画廊,上海
2022 新人,Cc 基金会&艺术中心,上海
2021 凡人掌舵,没顶画廊,上海
2019 新主人,没顶画廊,上海
部分群展
2025 Tender Comrade,白兔美术馆,悉尼
2024 2024: 地心之旅,外滩艺术中心,上海
半手动时代,重美术馆,北京
一飞冲天Go as Astro boy,chi K11 美术馆,广州
智慧之眼——当代女性作品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
意外之歌,没顶画廊,上海
2023 星丛幻想曲,碧云美术馆,上海
Tendering, PHD Group, 香港
2022 神话制造者——光·合作用 III,大馆,香港
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景德镇
拟人化的夏天,复星国际中心,北京
春天狂想曲,金杜艺术中心,北京
2021 真实幻境,chi K11 美术馆,上海
我们在哪儿? 未来在哪儿?,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日本驻地实践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游弋——上海之鱼国际公共艺术双年展,上海
绘画的逻辑,新疆美术馆,乌鲁木齐
2020 上海广场,上海广场,上海
2019 Frieze x Ray Johnson project,Randall’s Island Park,纽约
降临: 发明风景,制作大地,前哨当代艺术中心,上海
是什么使今日生活如此不同,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北京展览馆,北京
极限混合,广州空港双年展,广州
2018 城市无界,静安国际雕塑展,静安雕塑公园,上海
YOHOOD 2018 全球潮流嘉年华,上海世博展览馆,上海
PLAY,没顶画廊,上海
2017 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思考本质不如消费形状,没顶画廊,上海
2015 弱水三千,明园当代美术馆,上海
Portrait Now!,丹麦腓特烈宫国家历史博物馆,哥本哈根
公共收藏
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
复星基金会,上海,中国
Cc 基金会,上海,中国
美凯龙基金会,北京,中国
超媒体集团,上海,中国
易美术馆,北京,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没顶美术馆,上海,中国
Longlati 基金会,上海,中国
K11 Art Foundation,香港,中国
Madame FIGARO,巴黎,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