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青年艺术家季鑫最新个展“弥园”将于2018年5月5日开幕,这是继2014年“夜莺”以及2016年“幕间”展览之后,季鑫在蜂巢呈现的第三次个展。展览将持续至6月16日。此次展览由青年策展人赵小丹策划,将集中呈现艺术家近两年来的一系列新作。与之前一样,季鑫的新作品依然关涉古典因素,但对艺术家来说并没有停留在叙事和象征层面,而是将新古典主义作为绘画艺术的法则融于个人创作之中。古典风格特征的语言既是他创作的载体,也是他试图解决古典绘画中遗留问题的手段,这一趋势在他的新作中显得愈发明显和成熟。
1988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的季鑫,本科以及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与同龄的青年艺术家不同,季鑫之所以选择古典绘画的形式,一方面是出于对古老技法给他带来的那种近乎信仰的迷恋,另一方面是意欲借助古典形式的表象,重构一个比通常绘画更加含蓄、混杂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依托新古典主义的方法论进行创作,正如其他创作媒介或者方法一样,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并非总是一路坦途,但从季鑫的近几年持续性的创作实践看来,他绘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广度和深度,却是蕴含着极大的拓展可能性。
在季鑫的新作中,以往那些具有个人化特征的暗黑、诡谲与妖媚的成分,依旧有所延续,但让他感兴趣更多的,似乎是绘画本身带来的形式与仪式感。在他的笔下,一座不断生长的塔,一个持花的猿,或者一只摆出擒拿架式的乌鸦,位置经营无疑都是经过精心的安排,甚至可以想象艺术家在表现它们的时候,内心难以避免地充满无可名状的虔诚感。尽管他创作的题材基本上与宗教无涉,也缺乏明确的主题诉求,但他近乎以一个清教徒的态度和方式,把个人经验、社会现实以及神话传说交织在画布上,营造了一个充满奇妙、魅惑、虚幻的神奇世界。这是个处在态度暧昧、模棱两可之间的一个世界,它胆怯,犹豫,小心翼翼地通过画布向我们张望,仿佛做好了随时退回到明暗交替之处的准备,退回到光明与黑暗的叠合之中,重新隐匿在忧郁的灰褐色颜料的背后。毫无疑问,这个虚幻的世界恰好是艺术家内心最隐秘部分的显现,它给观者带来璀璨的刹那,也无形中带来了类似宗教的神圣色彩。难以捉摸的仪式感建立在不确定的形式之上,大约是季鑫绘画艺术中最令人困惑同时也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而对于贾科梅蒂式的瘦长人物形象的塑造,或者有意强调人像夸张的垂挂感,是季鑫新作中展示出来的另一个创作方向。在他这一类型的绘画中,感性和理性两条线索往往充满矛盾,相互背离,却又不可思议地交织缠绕在一起,正如他的图像中对于古典图式的反叛,却又借助娴熟的古典技法来完成。那些形象背道而驰的人物造型,色彩无一例外显得优雅、温暖,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内心透明、开放的另一个维度。这种情绪上的转变,大约得益于艺术家近期的注意力,开始从早期文艺复兴绘画,逐渐转向古埃及艺术、波斯细密画以及日本浮世绘有关。同时,也可以觉察到季鑫在创作中对于艺术传统的吸收和转化。从他的创作实践看出,传统并非墨守成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继续流传并且可以追随的方法才是他所要的传统。正是这种出入于现代绘画方法论中的新古典主义,彰显了新一代艺术家的反思能力和自身独有的价值。
对于逐渐不被关注的失乐园的一种向往,通常带有“弥园”的含义。这种介于乐园和失乐园之间的中间状态,具体对应在季鑫的这个展览上,作为地理或者地标上的概念来看待或许更加准确。在季鑫前行的路途中,他构建了这座迷人极致的“弥园”,他可以沉浸于这个时间段的体验,也可以怀念业已消逝的伊甸园,却又怎么能忘记还有一座等待他前往的弥园?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能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以及确立的方向、定位和这个时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