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由策展人郭赟策划的“二线插花——深圳当代艺术二〇一九”展即将于12月28日在蜂巢深圳空间推出。此次展览邀请了工作或曾工作于深圳的十二位艺术家,意图通过对在地生产结果的呈现,探讨走过四十年的今天深圳当代艺术的现状,既是对历史的梳理和发掘、对现状的研究,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探讨,旨在以艺术史视野观照深圳当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早期深圳作为一个备受宠护的特区,更多地是由二线关北边的内地向特区派驻或者调遣艺术家,后随着二线关防的逐渐拆除和解体,偶发性的、市场性的或者学术性的双向深度互动沟通开始成为日常。同时,因为毗邻香港,突破一线关——即深圳与香港边界——向海外的交错互生也成为了深圳艺术生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种处于内地和海外交叉地带的特殊地域,构成了深圳所独有的艺术生态景观——一如二线插花地,成为特区和内陆相互链接、相互依存且无法割裂的特殊区域。某种意义上,整个深圳便是一片“二线插花地”,它链接的是历史遗痕、文脉传薪与未来可能。“二线插花”既是真实的现世,又充满想象的诗性,加之外界对深圳的想象,其实具备多重文化象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特区设立伊始,就不断有艺术家带着不同的个人史迁徙而来,时移世易,他们与本土艺术家——土生土长的新生代深圳年轻艺术家组成了深圳自由艺术生态的基本结构。这种生态结构多少有点像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纽约艺术圈,移民城市里散居着来自世界各地形态各异的艺术家,他们与美国本土艺术家共融生长,最终在五、六十年代成为了全球当代艺术的扛纛者。实际上,只有对艺术抱有热情的职业艺术家进入深圳之后,才开始真正赋予深圳艺术生态以生命力。艺术家被城市充满象征性的景观吸引,或者惬意于自由穿行的状态,或者敏锐地感觉到深圳充满想象力的未来,开始长期驻扎深圳。在新的城市扎根后,他们摒弃了一些固化的艺术观念和表达形式,同时与内地和海外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而新一代深圳艺术家从媒介、语言、形式上等方方面面均与上一代艺术家有很大的差别,一方面源于当代艺术的向前推进,另一方面是深圳的巨大变化——沧海桑田,并且深圳始终站在时代洪流的浪尖。如果说第一代深圳艺术家是从故乡出发,更加倾向于形而上表达的话,那么新一代深圳艺术家则完全以拥抱的姿态迎接了新世界的所有一切,早已把他乡转化为了故乡。

 

深圳当代艺术四十年无疑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无论是撰志还是修史,均需要对历史痕迹进行回溯、梳理与重新探讨,以此为据方可叩问未来。展览无法呈现深圳当代艺术的全貌,仅仅是以有限的史料文献和部分艺术家作品为参照管窥城市的艺术生态。此外,本次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年龄跨度非常大,艺术语言也十分多样,他们多数对于当下深圳艺术生态的形成与发展举足轻重,部分艺术家则刚来深圳不久,但从他们的个案和对待艺术的态度可以看到深圳当代艺术生态的基本结构及其动态走向,从他们的艺术表达中也能够发现某些隐含的与中国当代艺术一脉相承的脉络与线索,同时又隐隐指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均为这片“二线插花”区域艺术发生与发展的未来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甚至是触手可及的可能性。

公众号名称:HIVEART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