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将于2017年10月22日,在D、E厅推出“马晟哲:1024”个展。出生于1985年的马晟哲,自2008年视觉传达专业毕业后至今,一直将计算机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第二主体,对计算机偶发生成的图像进行处理并应用于创作,人与机器在交替占领主导的反复中推动创作的演进;展览名称“1024”,日常专指作为计算机数学中的进制标识。马晟哲运用写实的手法提取抽象的计算机图像,并最终将无法解读的机器意志物质化,试图以可见照向不可见,由视觉指向视觉之外的深处。本次展览由青年策展人于非策划,将持续展出至11月30日。

马晟哲的造像过程可谓既分裂又矛盾,几乎可以将他的创作一劈两半——由机器担负前半部分“原创性”的工作,由他自身承担后半部分“机械化”的劳作。首先,他为计算机输入超负荷的程序,致使其在正常的运行过程由于对程序的消化不良而产生卡壳、停滞、甚至全面崩溃。图像在痉挛中扭曲着定格,打破正常人为设定下的视觉秩序,随着键盘截屏的操作,化为瞬时且永恒的图像数据。由像素构成的图像又偶发地形成两个极端,分别由色块和线条主导画面。马晟哲以近乎于工匠的执着为两者拟定了不同的图像输出方式,并由此进入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对于色彩复杂的,呈块面结构的作品,马晟哲先将计算机生成的原始图像层层解构,再以类丝网工艺逐一叠加着时间转印至画布之上,最大程度地还原有层次,而没有体量;有经纬,而没有纵深的,纯粹的图像。针对充斥着单一线条的画面,马晟哲则将复杂的坐标数据导入定制的绘画仪中,以机器实践机器的构思,确保手与画笔的经典组合在他的创作中全程缺席。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马晟哲曾尝试过多种不同的图像输出方式:艺术微喷能够最大化,清晰、准确地呈现图像,但是过度的客观真实对于人的视觉而言反而失真;蓝晒工艺得以捕捉动态图像的微妙细节,然而纸面上的蓝色试剂随物理环境变幻深浅,浪漫而不够确凿。为马晟哲持续沿用至今的布面媒介,携带着与绘画的历史渊源和更为显著的物质属性,承载了尤为繁琐的创作工序。在观者视线所不及之处,马晟哲冷静而又虔诚地重复着“成像”的仪式,铺陈着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无法依靠任何标准来解读的图像语言。

马晟哲不拘一格的创作方式或许使观者陷入一种困惑:人与机器,谁才是创作的主体?不能忽略的事实是,马晟哲虽然无法完全把握创作的结果,却从一开始便自主分配好自身与机器的角色,严密而有效地控制着图像的生成方式。事实上,马晟哲并非刻意抹除“作者”的概念、将艺术创作的权利让渡他者。他所做的,更像是企图松绑机器自身不为人知的自主性,以之于人来说偶发且随机的方式,实现对于机器而言必然的运行轨迹。他每每以过往的作品图像当做新一阶段创作的底图,反复锤炼机器的抵抗性,并在此过程总获得越发精密复杂与富有秩序感的,“进化”后的图像。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马晟哲似乎在与机器进行一场持续性的,脱离正轨的对话。若果真如德布雷所说,追求图像现时的原创性和未来的不朽性是两种需要做出取舍的信仰行为,马晟哲无疑选择了后者。

公众号名称:HIVEART2013